《满江红》为南宋岳飞所作,是继《苏幕遮》之后的又一首名作。
岳飞因《满江红》被收录于《宋史》,而流芳百世。
《满江红》是岳飞在公元1135年冬,在镇守襄阳期间所作,当时他正在与金军交战。
全词表达了岳飞的抗金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感情激昂,气势雄壮,是爱国主义诗词的千古绝唱。
《满江红》共四首,第一首最为著名,其次是第二首,第三首和第四首相对较少为人所知。
《满江红》第二首全文如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与第一首一样,也是表达了岳飞的抗金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但感情更加激昂,气势更加雄壮,同时也透露出了岳飞对个人功名的渴望。
词的上阕,岳飞描写了自己登上城楼,远眺金军的营帐,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愤。
他仰天长啸,抒发自己强烈的抗金决心和收复失地的抱负。
接着,岳飞回顾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三十年征战沙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这些功名在他看来不过是尘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戎马生涯的写照,也是他为国尽忠的见证。
词的下阕,岳飞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焦虑。
他认为,靖康之耻还没有雪洗,臣子的仇恨还没有消除,国家还处在危难之中。
因此,他决心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收复失地,以告慰先烈,报答君恩。
岳飞还表达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情怀,以及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
这首词气势磅礴,感情激昂,充分表现了岳飞的爱国情怀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是传颂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