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端午这首诗解释意思?

首页

端午这首诗解释意思?

诗词解释:

《端午》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文

五月五,过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拍岸。

注释

1. 端阳:端午节的别称。

2. 门插艾:在门上插艾叶,用以驱邪避瘟。

3. 香满堂:艾叶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堂屋。

4. 吃粽子: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用糯米包成三角形或四角形,里面包有肉、蛋、枣等。

5. 洒白糖:粽子上洒一层白糖,增添甜味。

6. 龙舟下,水拍岸:龙舟赛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龙舟在水面上竞渡,激起层层水花,拍打着岸边。

赏析

《端午》这首诗语言朴实,描写生动,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第一句“五月五,过端阳”,点明了端午节的日期,五月初五。第二句“门插艾,香满堂”,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即在门上插艾叶,用以驱邪避瘟。艾叶是一种香草,其气味浓烈,可以驱蚊虫,预防疾病。第三句“吃粽子,洒白糖”,描写了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即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包成的三角形或四角形,里面包有肉、蛋、枣等,口感香甜可口。第四句“龙舟下,水拍岸”,描写了端午节的第三个习俗,即龙舟赛。龙舟赛是端午节一项传统体育活动,龙舟在水面上竞渡,激起层层水花,拍打着岸边。诗歌的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让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