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唐朝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诗,描写龙舟竞渡盛况和节日欢乐气氛。全诗如下:
竞渡龙舟五月初,
笑迎佳节喜相逢。
万民欢呼江河上,
桡鼓喧天锣鼓鸣。
诗中提到“龙舟竞渡”和“五月初”,“五月初”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笑迎佳节喜相逢”一句,写出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悦之情。端午节是难得的节日,人们可以放假休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万民欢呼江河上”一句,写出了端午节期间的热闹场面。在端午节,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就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逐渐演变成一项竞技运动。在端午节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
“桡鼓喧天锣鼓鸣”一句,写出了龙舟竞渡时锣鼓喧天的景象。龙舟竞渡时,参赛队伍会敲响锣鼓,以激励士气,助长声势。锣鼓声响彻天际,场面非常壮观。
这首诗通过对龙舟竞渡盛况和节日欢乐气氛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