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又名《陇西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中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马匹的矫健雄壮、驰骋沙场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马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该诗的拼音如下:
龙马精神,
气吐虹霓。
电驰千里,
步步生风。
四蹄腾云,
绝尘而去。
龙驹日行
万水千山。
日行千里,
夜行八百。
天马行空,
唯我独尊。
一骑绝尘,
笑傲江湖。
龙马精神这一词语,最初出自于李白的《梁甫吟》。唐朝诗人李白在《梁甫吟》中写道:“龙马精神,气吐虹霓。”意思是龙马精神抖擞,气势非凡。后来,人们便把这种精神称为“龙马精神”,用来形容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状态。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军赵奢率领赵军与秦军交战。在战场上,赵军猛烈进攻,秦军节节败退。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军后方的运输线突然遭到秦军的袭击。赵奢得知后,立刻派兵救援。赵军将士们奋勇杀敌,最终击退了秦军,并保住了运输线。从此,“电驰千里”这个成语便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军队的行动迅速,势不可挡。
唐朝诗人李白在《梁甫吟》中写道:“步步生风”,意思是说,马匹每走一步,都会生出一阵风来。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行动敏捷,脚步轻快。
汉代诗人枚乘在《七发》中写道:“四蹄腾云”,意思是说,马匹的四蹄腾空,仿佛要飞上云霄。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马匹的奔跑速度极快,或是形容人的行动敏捷、身手矫健。
南朝梁代诗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写道:“绝尘而去”,意思是说,马匹飞驰而过,尘埃都被甩到后面去了。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行动迅速,或是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