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春望五首》的第三首。这首诗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传唱千古的经典之作。
杜甫的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杜甫亦流落他乡。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生灵涂炭,心中充满了悲愤和忧愁,而创作了《春望》这首诗。
首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存在;春天来了,满城的草木却显得格外茂盛。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苍凉,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
次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的感伤和离别的惆怅。看见沾满露珠的花朵,诗人不禁潸然泪下,为战乱的发生和生灵的涂炭而悲痛;听到惊飞的鸟儿,又勾起了他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不禁为分离而心惊肉跳。这两句诗用花和鸟作为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沉。
尾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的残酷和音信的难通。烽火三月不息,战火蔓延,家书万金难求,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厌恶和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诗以烽火和家书为意象,将诗人的情感表现得强烈而悲愤。
《春望》是杜甫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一,以其凝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传唱千古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甫对战乱的厌恶和对生灵涂炭的悲痛,也表达了他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而未见亲人的焦虑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