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县吏知我足,郡曹念吾贫;
吏呼一何急,妇啼一何频!
孰云网恢恢,将恐龙不驯;
东来踹残月,西上决浮云。
借问大将谁?堪称李将军;
力如貔虎奋,势如泰山崩。
刀光惊日月,弓鸣撼山岳;
将军非有神,岂云常人敌?
问之能知否?勇略冠三军。
悬军摧敌阵,立马破贼军;
东西南北面,纵横莫谁敌。
阵余夜相呼,举酒酬壮士;
试听边鼓歇,羌笛动秋思。
杨炯是唐朝诗人,他所作的《从军行》诗,是唐初从军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征伐高句丽,杨炯作为随军文人,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一开始,杨炯就写到了战场上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景象都显示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诗人继续写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形象地描写了战争对人的摧残,诗人满头白发,已经快要撑不住发簪了。
县吏知我足,郡曹念吾贫;吏呼一何急,妇啼一何频!这些诗句描写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侵扰,县吏、郡曹不断地催促征兵,妻子也频频啼哭,这都表现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在诗歌中,杨炯还对李靖进行了赞美。他写到,试听边鼓歇,羌笛动秋思,这句诗描写了战后边塞的景象,羌笛的吹奏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歌结尾,杨炯写到,问之能知否?勇略冠三军。悬军摧敌阵,立马破贼军;东西南北面,纵横莫谁敌,这些诗句赞美了李靖的勇略和战功。
杨炯的《从军行》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真实而残酷,对人民生活的描写,也细腻感人。诗歌对李靖的赞美,更是发自肺腑,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