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联以设问的语气引出对泰山的壮丽景色的赞叹。“岱宗夫如何?”诗人先以“岱宗”二字直呼泰山,既表明了泰山的尊崇地位,又暗示了泰山是诗人赞美和咏叹的对象。接着诗人用“齐鲁”和“青未了”两个词语点明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的壮丽景象。泰山横跨齐鲁两省,其山势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颔联进一步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之势。诗人先用“造化钟神秀”四字概括泰山的自然风光。泰山是自然造化之功,孕育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秀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接着用“阴阳割昏晓”描绘泰山日出日落时分壮丽的景色。阴阳,指太阳和月亮,昏,指黄昏,晓,指黎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月亮在泰山升起和落下,把泰山分割成一半光明一半黑暗,形成了壮丽的日出和日落奇观。
颈联诗人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赞美泰山。诗人先是“荡胸生层云”来表现泰山的雄伟高大。泰山之高,使诗人在仰望时仿佛胸中生出了层层叠叠的云彩。接着“决眦入归鸟”又形容诗人远眺时,眼睛紧紧地盯着归鸟,直到它消失在视野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泰山之高、之大、之深,以及自己的慷慨激昂之情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诗人借用孔子的名言表达自己登上泰山绝顶的豪情壮志。诗人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既是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也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诗人希望能够登上泰山之颠,俯瞰众山,看尽天下风光。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一种对成功和辉煌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泰山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