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这首诗写于公元824年,当时刘禹锡任湖南观察使,曾游览洞庭湖,有感而作。
俩在望洞庭这首诗里是“并,同时”的意思。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意思是说洞庭湖两岸的猿猴同时啼叫不停。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辽阔和气势磅礴。而“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则用银盘和青螺来比喻洞庭湖,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刘禹锡对洞庭湖有深厚的感情。他在诗中写道:“洞庭天下水,无如潇湘清。”认为洞庭湖是天下最清澈的湖泊。他也曾写过一首《泊船洞庭春望》,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的喜爱。
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是描写洞庭湖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