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是一首描写洞庭湖风光的诗篇,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
刘禹锡因上表为裴度辩护,被贬为播州刺史,后又贬为和州刺史。这首诗写于被贬和州以后。诗人在和州,天天登上城楼,远眺洞庭湖,借景抒怀。
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概括地写出了洞庭湖的景色美。湖光指洞庭湖的波光,秋月指秋天皎洁的月亮。两相和,意思是水天一色,融合在一起。这一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辽阔和秋夜的宁静。
诗的第二句“潭面无风镜未磨”,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潭面指湖面,无风指没有风,镜未磨指湖面没有波纹。这一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清澈和明净。
诗的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写出了洞庭湖的秀丽。遥望指远远地眺望,山水翠指洞庭湖的山山水水都很青翠。这一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生机和活力。
诗的第四句“白银盘里一青螺”,写出了洞庭湖的形状。白银盘指洞庭湖,一青螺指洞庭湖中的君山。这一句诗,用白银盘和青螺来比喻洞庭湖和君山,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形状。
全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把洞庭湖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被贬谪的痛苦和对朝廷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