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横向看,庐山像岭,从侧面看,庐山像峰,从远看,庐山很高,从近看,庐山很矮,从高处看,庐山很低,从低处看,庐山很高。这是因为,我在庐山之中,所以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
1. 西林壁:庐山西林寺的石壁。
2. 横看:从横向看。
3. 成:成为。
4. 岭:山脊。
5. 峰:山峰。
6. 侧成:从侧面看。
7. 远近高低: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看庐山,庐山的形状和高低都不同。
8. 各:各不相同。
9. 不识:不认识。
10. 真面目:真正的面貌。
11. 只缘:只因为。
12. 身在:自己在。
13. 此山:庐山。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诗中,苏轼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并表达了自己对庐山风光的赞叹之情。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出了庐山的不同形状。从横向看,庐山就像一条长长的山脊,从侧面看,庐山就像一座高耸的山峰。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丽。
次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从不同角度和距离看,其形状和高低都不同。这句诗生动地表现了庐山的变化万千。
第三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我在庐山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如果身处其中,往往会看不清事物的全貌。
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