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看好像重重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看好像连绵起伏的山峰,从远处看好像高高耸立的青山,从近处看好像低矮的小山,角度不同景象也截然不同。身处庐山之中便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正是因为身处庐山中。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从横看、侧看、远看和近看四个角度,描写了庐山的不同面貌。诗人通过这四种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这样的哲理:观察事物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好风光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庐山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