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也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因其哲理性和艺术性而被广泛流传,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荷笠带斜阳,青山锁翠关。
晚风吹古木,怪雨洒幽泉。
松径斜通野寺,枫桥横渡僧归。
幽径无人行,绿萝独自开。
“松径斜通野寺,枫桥横渡僧归。”松径,松树掩映的小路。野寺,远离闹市的寺庙。枫桥,用枫树命名的桥。僧归,僧人从外归来。诗人在通往寺庙的路上遇到一个僧人,他正在从枫桥上走过。僧人的出现给幽静的寺庙增添了生气。
“幽径无人行,绿萝独自开。”幽径,幽静的小路。绿萝,绿油油的萝藤。绿萝独自开,没人欣赏的绿萝独自盛开。诗人在这里已看不到僧人了,但他听到萝的声音,并感受到萝的生命力。“萝开无人赏”这一句是全诗的点题之句,以“无人赏”来衬托出诗人此时孤独寂寞的心境。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无端巨浪起,风卷平沙衰。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用沙鸥来比喻自己,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孤单的海鸥,在茫茫的天地间飘泊。沙鸥,海边的一种鸟,以其孤独和自由而著称。诗人将自己比作沙鸥,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
“无端巨浪起,风卷平沙衰。”这两句诗写出诗人突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幻。巨浪,巨大的波浪。风卷平沙衰,风把平坦的沙地都卷起。这两句诗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幻比作突然而来的巨浪和风卷平沙。诗人从沙鸥的飘泊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从绿萝的孤独联想到自己的孤独,最后又从巨浪和风沙的变化中感受到命运的变幻。
《西林壁》这首诗借对庐山西林寺周围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变幻时的心境。这首诗的语言凝练生动,意象丰富优美,哲理性强,艺术性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