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苏轼,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杭州通判。第二年(1072年)八月,他来到灵隐寺,题诗一首,其中两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山,山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从远处看,山脉像一道山脊;从侧面看,山峰高耸入云。不同的位置和距离,呈现不同的景象。
这首诗写出了山的雄伟壮丽,也表达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题西林壁全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出了一个很有哲理的道理:当你亲身处于某件事物之中时,往往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它。只有退一步,跳出它之外,才能真正地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