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苏轼乌台诗案是啥意思?

首页

苏轼乌台诗案是啥意思?

乌台诗案含义与内容

乌台诗案是指宋神宗末年,以苏轼为首的广大学士文人因诗文被指为讪谤朝政而遭贬逐的事件。它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至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历时两年多。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作了两首诗《喜雨亭》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中有“腹有诗书气自华”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句,被一些御史指为讪谤朝政,于是乌台诗案爆发。

乌台诗案人物

乌台诗案涉及到的人物众多,除了苏轼之外,还包括了苏辙、黄庭坚、秦观、张耒、王安石、司马光、王令、蔡卞、章惇、吕惠卿等。其中,苏轼因为诗文被御史指为讪谤朝政而被贬谪黄州,苏辙也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筠州。

乌台诗案影响

乌台诗案对宋朝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乌台诗案导致了宋神宗对新法派的打压,并为后来宋徽宗的崇宁大狱埋下了伏笔。在文化上,乌台诗案对宋代诗词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宋代诗坛的衰落。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