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12列的诗,又称为“四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格律诗,也是格律诗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四言律诗由四句组成,每句四言,共十二个字。四言律诗的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
平仄
四言律诗的平仄有特定的规律。第一、三句的第二、四字必须是平声,第二、四句的第二、四字必须是仄声。这种平仄交替的规律,使四言律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对仗
四言律诗的对仗也非常严格。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必须对仗工整。对仗是指两句诗中的词语在字数、词性、平仄、意义等方面相对称。对仗工整的四言律诗,读起来更加整齐、和谐,给人以美感。
押韵
四言律诗的押韵也很重要。四句诗的末字必须押韵,即韵脚相同。押韵的四言律诗,读起来更加流畅、优美,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四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格律诗。它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富有美感。四言律诗的创作难度很大,但也是最能体现诗人功底的一种诗歌形式。
下面是一首四言律诗的例子: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春日的清晨,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听到处处鸟鸣,不禁感叹春天的美好。然而,诗人又想到昨夜的风雨,担心花朵被吹落了多少。这首诗写得非常清新、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四言律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