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是清朝诗人于谦的一首诗,写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时,于谦正在戍守大同,抵御瓦剌的入侵。诗中借石灰的炼制过程,比喻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首联写石灰的炼制过程:“千锤万凿出深山”,写石灰石从山中开采出来,经过千锤万凿后,变成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写石灰在烈火中焚烧,但它却毫不在意。
颔联写石灰炼制后的状态:“粉身碎骨浑不怕”,写石灰在烈火中被烧成粉末,但它依然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石灰虽然被烧成了粉末,但它仍然要留下自己的清白之身。
颈联写石灰的功用:“为有牺牲多壮志”,写石灰在烈火中被烧成粉末,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国家作贡献。
“敢叫日月换新天”,写石灰在烈火中被烧成粉末,是为了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
尾联写石灰的精神:“我愿化作石灰泥”,写石灰愿意化作石灰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粉骨碎身全不怕”,写石灰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生命,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
这首诗借石灰的炼制过程,比喻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石灰在烈火中被烧成粉末,但它依然不怕,依然要留下自己的清白之身。这正是于谦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