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甫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至,水声在耳畔。
遥见南山松,寂寞无人问。
寄身岩下石,终日萧萧然。
春天已经过去,哪里还有去路呢?即使有人来,也听不到水声。远远地望见南山的松树,孤零零的无人问津。寄身于岩石下,终日孤寂萧瑟。
这首诗是杜甫在四川夔州时所作。夔州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杜甫在这里感到十分寂寞。诗中以春天的景色来衬托自己的寂寞。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诗人却说“春归何处”,暗示自己已经到了生命的秋天。诗人用“寂寞无行路”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彷徨。诗的第三联写诗人看到南山松,想到自己就像这松树一样,孤单寂寞。诗的末联写诗人寄身岩下石,终日萧萧然,表现出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朴,感情真挚,充分表现了诗人在夔州的寂寞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