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晋代陆机的《拟古》诗中。他在《拟古》诗中说:“古诗之体,言志而载道,文非一体,故称散文。”这是散文诗一词最早的出处,也是对散文诗最早的定义。
散文诗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都写过许多散文诗。他们的散文诗,不仅具有明显的韵律美,而且富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宋代以后,散文诗逐渐衰落。到了清代,散文诗几乎绝迹。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散文诗才重新兴起。新时期以来,散文诗的发展更加迅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诗作家,如徐志摩、朱自清、冰心等。
散文诗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韵律美:散文诗虽然不拘泥于格律的束缚,但仍然具有明显的韵律美。这种韵律美,往往是通过节奏的巧妙运用、意象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而实现的。
形象美:散文诗善于运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些形象,往往是诗人从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经过艺术加工,赋予其新的含义,使之成为富有象征性和暗示性的艺术形象。
散文诗的写作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运用形象思维:散文诗是一种形象思维的结晶。诗人在写作散文诗时,常常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对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意境的巧妙创造,来表达思想感情。
运用象征和暗示:散文诗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象征和暗示,可以使散文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含义更加深刻。
运用对比和衬托:散文诗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对比和衬托,可以使散文诗的形象更加鲜明,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运用排比和对偶:散文诗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来增强语势、加深印象。排比和对偶,可以使散文诗的语言更加流畅,节奏更加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