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字经上的诗是什么意思?

首页

三字经上的诗是什么意思?

三字经中引用诗词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

出自《孟子·告子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后天环境和习俗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君子应将根本放在道德修养上,只有道德修养好了,才能明白事理,才能有所作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爱的根本。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自《论语·子贡》:“子曰:‘恶小而为之,其由也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说,不要以为罪恶很小就可以去做,积少成多,最终会酿成大祸;不要以为善事很小就可以不去做,积小善成大德,最终也会有很大的功劳;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到贤德的人,就要学习他们的优点,用来充实自己;看到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了。大车没有车辕,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行走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它,喜欢一件事不如快乐地去做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不能引导他们去学习;不等到学生想说的时候,就不能启发他们去说。告诉学生一个方面的情况,不能使他们由这个方面联想到其他三个方面,那么,就不再去教他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礼记·学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成。”意思是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意思是说,生产财富有正确的方法,生产财富的人很多,消费财富的人很少。生产财富的人劳累辛苦,消费财富的人轻松舒畅,那么财富就永远充足了。

三字经的故事

三字经是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內容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知識,包括倫理道德、歷史、地理、天文、自然等各方面。三字经相傳為明朝永樂年間解縉所作,但亦有學者認為是後人偽托。三字经以三字一句的韻文形式寫成,琅琅上口,便於兒童誦讀和記憶,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兒童啟蒙教育的必讀書。三字经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這些詩詞歌赋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名篇,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学习三字经,兒童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知識,還可以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良好的品德和修養。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