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息。
曰南北,曰东西。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畜。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老赖子,非有道。纨绔儿,被慈母。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祭忠魂,三顾茅庐得天下,人人尽说刘玄德。
四海为家皆兄弟,五湖四海任遨游,六出祁山挥铁戟,男儿本自重横行。
七擒孟获逞威风,八方呼应唱凯歌,九伐中原定帝业,十分功劳封武侯。
翻译: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相近,但后天的习染不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如果不好好教育,人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的方法,贵在专一。
从前孟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次搬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好好学习,把织布机砍断了。
窦燕山,有一个好的教育方法。他教导五个儿子,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对子女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对学生不严格要求,是老师的懒惰。
孩子不学习,不是他应该做的。从小不学习,老了能做什么呢?
玉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做人子女,在年幼的时候。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黄香九岁,就能给父亲温床。孝敬父母,是理所应当的。
孔融四岁,就能把梨让给哥哥。对兄长要恭敬,这是应该知道的。
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悌敬兄长。然后要见多识广。知道一些数目,认得一些文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纲指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妇之间的顺从。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这四个季节,循环不已。
有南、北、东、西四个方向。这四个方向,相对于中央而言。
有水、火、木、金、土五行。这五种元素,是万物的基础。
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这五种常道,是不能混淆的。
稻、粱、菽、麦、黍、稷是六种谷物。这是人们的食物。
马、牛、羊、鸡、犬、豕是六畜。这是人们饲养的动物。
喜、怒、哀、惧是四种感情。爱、恶、欲是三种欲望。七情是人的七种情感。
匏、土、革、木、石、金、丝、竹是八种乐器。
老赖子,不是有道理。纨绔子弟,被慈爱的母亲娇惯着。
一寸丹心报效国家,两行清泪祭奠忠魂,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人们都称赞他。
把天下当作家,到各地游历,六次出兵祁山挥舞着铁戟,男子汉大丈夫本来就应该纵横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