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劝学诗朱熹是什么意思啊?

首页

劝学诗朱熹是什么意思啊?

劝学诗朱熹的意思

《劝学诗》是南宋哲学家朱熹于1187年创作的一首诗,旨在激励后人勤奋学习,追求知识,实现远大理想。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句七言,语言平白浅显,通俗易懂,但意境深远,发人深省。

诗文大意

此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二句)提出学习的意义,点明“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第二部分(3-10句)具体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并用“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典故说明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强调“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道理。

第三部分(11-16句)进一步劝勉人们努力学习,指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告诫人们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没有早点学习,并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诗句来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抓紧学习。

朱熹创作背景

朱熹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朱熹本人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他始终坚持学习,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朱熹写《劝学诗》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鞭策后人,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劝学诗的艺术特色

《劝学诗》语言平白浅显,通俗易懂,但意境深远,发人深省。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如“韦编三绝”、“囊萤映雪”等,这些典故与诗歌的内容密切相关,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有感染力。

《劝学诗》的思想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诗中所蕴含的劝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无数人奋发学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劝学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被选入许多语文课本,广为传诵。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