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 醉里吴音相媚好:在醉意中,吴地方言显得格外亲切美好。
2. 白发谁家翁媪: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哪家的公婆?
3. 大儿锄豆溪东:大儿子正在溪水东边锄草种豆。
4. 中儿正织鸡笼:二儿子正在织鸡笼。
5.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最喜欢小儿子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看他躺在溪边剥莲蓬,真是悠闲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田园村居的喜乐景象。
首句“醉里吴音相媚好”写诗人在醉意中,吴地方言显得格外亲切美好。诗人身处异乡,听到吴地方言,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家乡。
次句“白发谁家翁媪”写诗人在村居中看到的老人,白发苍苍,慈祥和蔼。诗人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写诗人看到的两个儿子,分别在锄豆和织鸡笼。诗人对两个儿子勤劳能干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末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写诗人最喜欢的便是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儿子,只见他躺在溪边剥莲蓬,悠闲自在,无忧无虑。诗人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蕴深远,描绘了一幅田园村居的喜乐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