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春天。当时张若虚正在扬州任职,他与朋友一起泛舟春江,赏月游玩,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诗通过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歌开头两句写出了春江花月夜的壮丽景象,潮水连着海上明月一起涌起,月光洒遍了江面,仿佛整个江面都沐浴在月光之中。
接下来诗人由江月联想到人生,人生就像江水一样,不断地流淌,一代一代永无休止。而月亮就像人生中的希望和理想,永远在那里,等着人们去追求。
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茫然,他不知道江月在等待什么人,也不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但他知道,江月永远都在那里,见证着人间的一切。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将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与人生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