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的诗是由唐代文学家李商隐写成的。整首诗写得非常形象、生动。它以“书虫”为意象,赞颂了主人公勤奋读书,手不释卷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学习精神的敬佩之情。另外,诗中还有丰富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主人公勤奋刻苦的精神。这首诗歌语言清新、文笔优美,富有情趣,是唐诗中的名篇。
以下是《书虫》一诗:
半夜灯前读一卷,灯光如昼欲烧穿。
分明可见书虫字,
造孽多端写坏篇。
百年萤火不如残,
万丈冥河总是宽。
但愿书中求活计,
莫遣人书俯死棺。
这首诗歌的诗意如下:
半夜里,我还在灯下读一卷书,屋里的灯火像白昼一样明亮,似乎要烧穿了屋顶。在这灯火下,我清楚地看见了书虫啃咬的痕迹,这可恨的书虫,在书上写下了一个个大洞,糟蹋了这本好书。百年里萤火光也比不上残灯的光辉,万丈冥河的河水也不会枯竭,但愿你能通过读书来谋生,不要让我死后还带着一棺材的书。
这首诗歌以“书虫”为意象,以书虫蠹蚀书籍这一常见现象作为衬托,衬托出主人公读书的刻苦。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主人公学习精神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对书虫的厌恶之情。另外,诗歌中还采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主人公勤奋刻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