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暮色中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意思是一道残存的落日映射在江中,把江面染成了红色。
半江瑟瑟半江红:意思是一半的江水泛着波澜,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碧透,而另一半的江水则被落日映成了红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意思是很可惜,现在已经是九月初三的晚上。
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由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月亮则像弯弓一样悬挂在夜空中。
《暮江吟》是一首优美的七绝,诗中描绘了诗人泛舟江上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诗以“一道残阳铺水中”起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红霞满天,这是诗人眼中最美的景色。紧随其后的“半江瑟瑟半江红”,则是对江水的细致描绘。诗人将江水分为两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红色的。碧绿的江水泛着波澜,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碧透;红色的江水则被落日映成了红色,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诗的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九月初三,正是中秋佳节。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诗人却独自一人泛舟江上,不禁生出几分落寞之情。然而,抬头仰望星空,只见“露似真珠月似弓”,景色如此美好,诗人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
诗的最后一句“此生此夜不长好”,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诗人知道,这样的时光是不会长久的,一旦过了今夜,一切都会消失。因此,诗人想要珍惜这短暂的美好时光,让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暮江吟》是一首清新淡雅的诗歌,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风光,令人赏心悦目。诗的语言也很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