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词是宋代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以中秋赏月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明月几时有?”一句,直抒作者对月光的赞美和喜爱。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天宫的向往和对天庭的幻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空的憧憬,但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天庭的严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作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难以排解,只能用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情绪。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描绘了作者赏月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深切眷恋。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月圆的不解和怨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两句,作者借用“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的无常,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叹。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两句,作者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
宋朝诗人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倍加思念妻子,便写出了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作者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思想性,是一首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