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是历史上著名的诗词歌赋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宋代,作者是李清照。这首诗的背景是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变后仓皇南渡,建立南宋政权。而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战乱中失踪,她带着家中的残余财产南逃。在南渡途中,李清照写下了这首满江红,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满江红这首诗表达了李清照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全诗共108个字,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开头,写自己满腔愤怒的情感,以及对于靖康之变的痛心。接着诗句转入对国家命运的慨叹,“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她看来,自己三十年的功名和努力,如今都化为尘土,而八千里路上的云和月,也无法抚平心中的伤痛。
下阙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开头,写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她也鼓励自己和世人不要坐以待毙,要抓住时机,奋发有为。接着诗句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表达了她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靖康耻的愤慨。最后诗句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结尾,表达了她收复失地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它以慷慨悲壮的气势,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