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江红秋瑾这首诗的意思?

首页

满江红秋瑾这首诗的意思?

满江红·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正宫省忆从前,辘轳金井空惹啼鹃血。

人间事务已成陈,往来成古今。不堪回首月明中。四年三度秋科笔,则个都到試験场中。有谁识英雄豪杰?想公等俱埋名姓,愿将血荐轩辕。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双调九十拍。

⑵秋瑾(1875-1907):清末女革命家,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与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建光复会,浙江巡抚张曾扬通电悬赏捕捉,秋瑾为农民掩护,拒不叛变,被捕后从容就义。

⑶小住京华:秋瑾于1904年春赴上海,1905年春赴日本东京留学,曾一度赴北京。

⑷中秋佳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⑸篱下黄花:菊花,菊花于秋季盛开,故称“秋容如拭”。

⑹四面歌残终破楚:指清廷于1901年与英、俄等国签订《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⑺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于1896年与王廷钧结婚,1898年赴日本留学,其间曾于1901年回国,后于1902年再次赴日,1904年回国。

⑻正宫省:清宫六局之一,掌管宫中供奉先帝先后的祠庙及杂役等事务。

⑼辘轳金井:在北京故宫慈宁宫后,井旁有辘轳,故称。

⑽人间事务已成陈:指清廷腐败无能,国事日非。

⑾往来成古今:指时代变迁,世事沧桑。

⑿不堪回首月明中:指秋瑾回想起过去八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

⒀四年三度秋科笔:指秋瑾于1901年、1902年、1904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⒁試験场中:科举考试的场所。

⒂有谁识英雄豪杰:指清廷腐败无能,不识英雄豪杰。

⒃想公等俱埋名姓:指秋瑾与其他革命志士都隐姓埋名,在暗中从事革命活动。

⒄愿将血荐轩辕:指秋瑾决心为推翻清廷而牺牲。

赏析

这首词是秋瑾于1904年秋在北京所作。词中抒发了秋瑾对清廷腐败无能的愤慨,以及她决心为推翻清廷而牺牲的豪情壮志。

词的上片从中秋佳节写起,秋瑾身处京华,却无心赏月。她看到篱下的菊花盛开,秋容如拭,不禁想起清廷与英、俄等国签订《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她为之痛心疾首,感慨万千。

词的下片从“人间事务已成陈”写起,秋瑾回想起过去八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她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名落孙山。她曾经满腔热血,投身革命,却屡遭挫折。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推翻清廷的决心。

秋瑾在词的最后写道:“愿将血荐轩辕。”这是她对清廷的最后通牒,也是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承诺。秋瑾最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但她那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