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讲述了登上滕王阁后的所见所想,其中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楼高望尽江南北,潮起潮落连天白。
海日生复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此地空余黄叶,西风自、故园吹酒。
站在高高的滕王阁上,极目远眺,可以看见江南北国的壮丽景色。涨潮时白浪滔天,落潮时河水清澈明亮,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飘落在天边。海上的太阳时而升起,时而落下,潮水日夜不停地拍打着岸边,那些曾经风流倜傥的历史人物都已被这无情的浪潮所淘尽。
夕阳的余晖斜斜地照射在大地上,江水悠悠地流淌着,勾起我无穷的思乡之情。此地只剩下满地黄叶,西风从故乡吹来,让我不禁想起昔日的欢聚时光。
李煜(937年—978年8月13日),初名李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初封为吴王,后改封为右仆射、齐王、秦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死后即位,尊母亲钟氏为皇太后。同年,改元乾德,后又改元建弘、中兴、太平、永光。永光四年(968年),北宋灭南汉,李煜称臣于宋,改元开宝。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派宋军攻打南唐,李煜于同年十月出降,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后被封为违命侯,后晋封为陇西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年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