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而设立的,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天,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在寒食节期间,人们要禁火、吃冷食,寄托对介子推的哀思。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天禁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吃冷食,如青团、馓子、鸡蛋、水果等。
寒食的古诗有: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的古诗还有: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寒食》:
江南春尽日迟迟,
草色青青柳色低。
去年今日春衫薄,
今年今日春衫肥。
寒食节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寒食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禁火、吃冷食。
天气寒冷,人们都缩着脖子,躲避着寒风。
寒食节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寒食节到了,天气寒冷,人们都要禁火、吃冷食。
"寒食"指一年一度的寒食节,是介子推"焚死"之日。
"禁火吃冷粥",说明当时是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二日,是风俗节令,又称之为"百五节","禁烟火,吃冷淘"(粥)。
旧时寒食节期间,人们会禁止烟火,只吃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