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创立的诗派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以韩愈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产物。韩派诗歌继承了屈原、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文以载道”,反对“为赋而作”的倾向,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韩派诗歌语言平易朴实,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韩愈的诗歌创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理论也成为后世诗歌创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继承屈原、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韩派诗歌继承了屈原和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抒发人民的疾苦。例如,韩愈的诗歌《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就深刻反映了唐代中晚期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忧虑。
提倡“文以载道”:韩派诗歌提倡“文以载道”,认为诗歌应该有教化作用,应该用来宣扬儒家道德伦理,匡正社会风气。例如,韩愈的诗歌《师说》中,就强调了师道的尊严,提倡尊师重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为赋而作”的倾向:韩派诗歌反对“为赋而作”的倾向,认为诗歌应该出于真情实感,不应该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喜好而写作。例如,韩愈的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就表达了自己被贬官的愤懑之情,对统治阶级的昏庸腐败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韩派诗歌强调诗歌的社会作用,认为诗歌应该起到教化民众、匡正风俗的作用。例如,韩愈的诗歌《杂说》中,就提出“诗者,所以导人情性”的观点,认为诗歌应该用来引导人们的思想感情,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韩派诗歌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抒发真情实感。韩愈认为,诗歌应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喜好而写作。例如,韩愈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就描写了早春时节的景物,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新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语言平易朴实,感情真挚:韩派诗歌语言平易朴实,感情真挚。韩愈认为,诗歌应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写,以便于普通民众的理解。例如,韩愈的诗歌《石鼓歌》中,就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描写了石鼓的形状和历史,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敬仰之情。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韩派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韩愈的诗歌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例如,韩愈的诗歌《兵部尚书张中丞谢表》中,就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韩派诗歌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对后世诗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韩派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平易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都对后世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诗人,都深受韩派诗歌的影响,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韩派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