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李贺,自小聪颖过人,六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他少年时曾到长安,拜大诗人韩愈为师,后又游历各地,广交名士。在游历过程中,他曾到过一个名叫“故事马”的地方,并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故事马诗》。
唐·李贺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霑衣,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南山晓雪怀故国。
至今惟有蝶双飞,幽径无人洒血泪。
这首诗写于李贺二十岁左右时,他当时正游历长安。诗的背景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马嵬坡之变。诗中通过对马嵬坡的描写,来抒发对杨贵妃的同情和对唐玄宗的谴责。
诗的第一句“马嵬坡下泥土中”,点明了诗歌的发生地——马嵬坡。马嵬坡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兵变的地方,也是杨贵妃被赐死的场所。
第二句“不见玉颜空死处”,写出了杨贵妃的香消玉殒。诗人用“不见玉颜”来形容杨贵妃的死,突出了她的美貌和悲惨的命运。
第三句“君臣相顾尽霑衣”,写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时的情景。诗人用“相顾”二字,表现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深情厚谊。
第四句“东风不与周郎便”,写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时的情景。诗人用“东风”来比喻唐玄宗,用“周郎”来比喻杨贵妃,用“不与便”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狠心。
第六句“南山晓雪怀故国”,写出了刘备在南山怀念故国的情景。诗人用“南山”来比喻蜀国,用“晓雪”来形容刘备的悲凉心情,用“怀故国”来形容刘备对蜀国的思念。
第七句“至今惟有蝶双飞”,写出了马嵬坡上只有蝴蝶在飞舞的情景。诗人用“蝶双飞”来比喻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
第八句“幽径无人洒血泪”,写出了马嵬坡上无人祭奠杨贵妃的情景。诗人用“幽径”来形容马嵬坡的荒凉,用“无人”来形容世人的冷漠,用“洒血泪”来形容杨贵妃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通过对马嵬坡的描写,来抒发对杨贵妃的同情和对唐玄宗的谴责。诗的语言优美,意境幽远,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