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
秋天的枫桥,夜晚,月亮落下去,乌鸦在枝头哀鸣,霜华凝重。枫树和渔家点点灯火在夜色中更为清晰,不由得使人更增加了几分愁思。深夜里,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竟然隐隐约约地传到客船上来了。
2.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意:
春天的江水连接着大海,浩瀚无边。海上明月与潮水一起升起,随着波光一起荡漾在千里江面上,江南的春色几乎处处都洋溢着月光的清辉。
江水曲折迂回,围着芳草鲜美的草甸欢快地流淌,月光照耀着沿岸花林,像洁白的雪花或流霜,在飞扬,在飘洒。
江水和天空连成一色,不见一丝尘埃,显得这样空阔洁净。皎洁的明月在无云的夜空中浮动,宛如一个银盘。
不知道是谁最早看见了江上明月?也不知道明月最早照亮了谁?
人生代代相继,永无休止,而江上明月却年年相似,一成不变。不知江上的明月照耀着谁,只看见长江东流不息。
白云一团团地飘向远方,留给青枫津的只有无尽的愁思。不知今夜泊舟在江边的又是谁?又是在哪个明月楼里互相思恋、难以入眠?
楼上明月久久徘徊,它该照亮离人的梳妆台了吧。玉制的帘子卷不走明月,捣衣的砧板上又复印上了月光的清辉。
此时此地,你我遥遥相望,却难以听到彼此的声音。愿乘着你给的月光光华,流照到你身边。
鸿雁南飞,漫长的行程中月光难渡,鱼龙潜游,激起水花四溅,江上呈现出点点光纹。
昨夜梦中在花潭里落下许多花瓣,可惜春色已过半,仍未能归乡。江水流淌,春光将尽,潭中明月也已西斜。
斜月渐渐下沉,隐藏在海雾之中。碣石、潇湘,离此地有漫漫的归路。不知乘月归去的人有多少,落月摇曳,情怀满江,树影婆娑。
3.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
在西塞山前,白鹭飞舞,桃花盛开,溪水潺潺流过,鳜鱼肥美。《渔歌子》是文人雅士来到西塞山这个美丽地方泛舟垂钓,即兴创作送与当地渔人的一首渔家乐。
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斜风细雨中不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