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等,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除旧迎新的日子。除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每年的最后一天是诸神降临的日子,因此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送走旧岁,迎接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除夕逐渐演变成一个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节日。
除夕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有很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是吃年夜饭。年夜饭是除夕的重头戏,也是一家人团圆的主要活动之一。年夜饭的菜肴通常都很丰盛,有鱼、肉、蛋、蔬菜等各种美味佳肴。此外,除夕还有贴春联、放鞭炮、守岁等习俗。贴春联是为了辟邪祈福,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守岁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是古人作诗咏赋的重要题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唐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景象,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除了王安石,《诗经》、《楚辞》、《乐府》等中国古典诗歌总集里,都有不少著名的诗词歌赋集中于除夕题材。古代文人雅士借除夕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