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杜甫望岳诗500字的意思?

首页

杜甫望岳诗500字的意思?

杜甫望岳诗500字的意思

一、望岳诗的创作背景

杜甫《望岳》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二十五岁时。时值壮年时期,诗人满怀抱负从蜀中到达洛阳,初次见到中原壮美的风光,加上对祖国盛世景象的感动,遂写下此诗。

二、望岳诗的诗歌内容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会有高人访道胜,心随雁字过秦云。

月出于东斗柄横,北斗阑干南斗倾。

更为云雾开生面,常做羲和驭六龙。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常拟班荆坐松下,法官朝散恐泥涂。

云开雨霁见高台,杳霭没曙色潜晖。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闭。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堵萧然不蔽风。

日暮东飞伯劳鸣,独宿空房思忆兄。

归雁失群过暮云,北斗七星高高悬。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望岳诗的诗歌赏析

《望岳》诗,气势雄浑,意境深远,是杜甫早期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

全诗共九节,每节八句。第一节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诗人用“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二句,形象地描绘出泰山的巍峨高耸,诸峰林立的气势。第二、三节写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诗人通过“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会有高人访道胜,心随雁字过秦云”二句,表达了对仙人胜境的向往,以及对高人访道的憧憬。

第四、五节写诗人对吴越风光的想象,诗人通过“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二句,表达了对吴越风光的向往,以及对谢公宿处的怀念。第六、七节写诗人对泰山风光的描绘,诗人通过“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二句,形象地描绘出泰山风光的壮丽多彩,以及诗人登泰山时的感受。

第八、九节写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诗人通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二句,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望岳》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是杜甫早期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所描绘的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盛世景象的赞美之情。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