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诗歌《春望》深刻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忧虑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出了战乱后国破山河依然存在的萧瑟景象,城中草木葱郁,春意盎然,与国破家亡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第二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看到花开鸟鸣的春景时,心中对时局动荡和离别亲友的悲痛之情。诗人看到花朵在春风中盛开,不禁流下伤心的泪水;听到鸟儿在枝头歌唱,更觉离别之苦,心中惊悸不已。
第三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家人的担忧。诗人所在的长安城已经连续三个月被战火笼罩,家中的亲人日夜盼望着他的音信,一封家书胜过万两黄金,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四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出了诗人在战乱中饱经沧桑,备受煎熬的憔悴之态。诗人抚摸着自己日益稀疏的白发,越搔越短,连发簪都难以插上,可见其内心的痛苦和忧伤。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通过对春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人民疾苦和个人身世的忧虑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