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诗》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也是《国风·周南》的第十篇。这首诗大约作于西周早期,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周军在一次战争中凯旋而归,将士们载歌载舞,载着丰收的果实和缴获的战利品,欢天喜地地返回家乡。
采薇采薇,薇亦柔。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采薇采薇,薇菜柔嫩。现在我来采薇,风雨雪雪飘洒。
根茎黄华,叶有幽芬。
占彼中林,祈父告精神。
译文:薇菜根茎是黄色的花朵,叶上有幽香。我在那片树林中采薇,祈求祖先的庇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只有质朴而没有文采,就会显得野蛮;只有文采而没有质朴,就会显得轻浮。文采和质朴相结合,才是君子。
《采薇诗》的艺术成就也非常高。诗歌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还运用了比兴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采薇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必备篇目。诗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刻的哲理,也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