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一首中国古代诗歌,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是周朝末年的一首民歌,反映了周幽王无道,导致民不聊生,士兵在外征战多年不归,其妻子在家中思念丈夫的悲惨境遇。
整首诗共六章,每章四句,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抒发了士兵思乡怀人的深切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
《采薇》的第一章和第三章,描写了士兵在行军途中对家乡的思念。
薇亦柔,亦柔。
薇亦柔,亦柔。
谁之思?谁之思?
妻子思之,妻子思之。
第一、二句描写了薇菜的柔软细腻,第三、四句写出了士兵们对家乡、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采薇》的第二章和第四章,描写了士兵们在外征战的悲惨境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谁之永叹,谁之永叹?
维士之永叹,维士之永叹。
第一、二句写薇菜已经长好了,但是士兵们却不能回家收割,只能继续在外征战。第三、四句写士兵们多年在外征战,看不到归家的希望,只能发出长长的叹息。
《采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抒发了士兵们对国家的忧思和对人民的同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一、二句描写了士兵们出发时,杨柳依依,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三、四句描写了士兵们归来时,雨雪霏霏,冬天萧瑟凄凉的景象。第五、六句写出了士兵们行军途中饥寒交迫,身心疲惫的悲惨境遇。第七、八句抒发了士兵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同情和忧虑之情。
《采薇》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它真实地反映了周朝末年的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也表达了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乱的厌恶、对国家的忧思和对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