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安石
年代:北宋
体裁:七言绝句
注释:
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瓜洲区,是长江北岸的江都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为长江下游北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吴楚:吴国和楚国都是中国古代的诸侯国,吴国以江浙一带为领土,楚国以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地为领土。
西风:指秋季刮的西风,常与萧瑟、悲凉等意境相关联。
白发:指诗人的两鬓斑白,象征着韶华不再、岁月流逝。
钓丝:指诗人垂钓的渔丝,钓丝的抛撒与收放,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译文:
我独自泊船在瓜洲,眺望着京口的方向。西风吹起,夹杂着吴楚两国的悲凉,令我心生感慨。我不禁白了头,时间飞逝,仿佛一瞬间就已过尽。
赏析:
诗歌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瓜洲和京口之间,一水相隔。这两座城市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要塞,因此诗人在写这两座城市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战争和死亡,这就是诗中“西风”“白发”等意象的由来。
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写诗人所处的方位与钟山的距离。钟山位于南京市,是南京的象征之一。在诗中,诗人用“数重山”来形容钟山与瓜洲的距离,这表明诗人此时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心中难免有思乡之情和孤寂之感。
诗歌第三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写春天不会吹到玉门关。玉门关是汉代边塞要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100多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在诗中,诗人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话来形容边塞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敬仰之情。
诗歌第四句“戍鼓断人行”,写戌鼓声响彻天际,使人们停止行进。戌鼓是古代军中击鼓以报更的鼓。在诗中,诗人用“戍鼓断人行”这句话来形容边疆战事的严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在空间上,从瓜洲到京口,再到钟山,再到玉门关,空间距离越来越远;在时间上,从现在到春天,再到古代,时间跨度越来越大。通过这种空间与时间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
诗歌后四句,诗人由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转而写到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看到瓜洲和京口之间的长江时,不禁想到人生就像长江一样,奔流不息,永不停歇。长江沿岸的风景虽然美丽,但诗人却无心欣赏,因为他知道,人生苦短,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诗歌最后两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诗人直接发问人生到处都像什么。诗人给出的答案是:应似飞鸿踏雪泥。飞鸿踏雪泥,留下了暂时的痕迹,但很快就会消失。在诗人看来,人生也是如此,虽然短暂,但也要努力留下自己的痕迹。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深刻。它通过对瓜洲和京口之间的长江、钟山、玉门关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