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是一首中国古代诗词,作者是苏轼。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仕途失意,心境凄凉。他在黄州期间,经常到郊外游览,并写下了许多诗词。
《竹石》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和石头在风霜雨雪中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写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石缝隙,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顽强生长。
三句:“竹节生朝天笋岂是欲与人争高。”写出了竹子虽然身处高处,但并不与人争高下,而是默默地生长。
诗的最后两句“竹死石烂非关己,万古长空一朝风。”写出了竹子和石头虽然终有一天会消亡,但它们的精神却会永远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和石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作者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挫折和磨难,但就像竹子和石头一样,只要我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