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是《诗经》中的名篇,是中国传统的歌唱劳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周朝士兵在戍边时采集薇菜充饥的艰苦情景,表达了士兵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侍。
戍客思归,见薇愈伤。思子不夷,既出我车。匪安匪舒,岂不怀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侍。
戍客思归,见薇愈伤。思子不怡,既出我车。匪安匪舒,岂不怀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侍。
戍客思归,见薇愈伤。思子不夷,既出我车。匪安匪舒,岂不怀归?
——《诗经·小雅·采薇》
首先,这首诗通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诗,描写了士兵们戍边前后截然不同的境况。昔日出征时,春风杨柳依依,风景如画;如今归来时,却是雨雪霏霏,道路泥泞。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苦。
其次,诗中通过“行道迟迟,载饥载渴”等句子,描写了士兵们在戍边途中所遭受的饥饿、寒冷和疲惫。这首诗通过对士兵们戍边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士兵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诗中通过“戍客思归,见薇愈伤”和“思子不夷,既出我车”等句子,描写了戍边士兵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
《采薇》这首诗,流传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一位深爱祖国、深爱人民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