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正在赴任途中。
王昌龄在龙标尉任上,躬逢盛世,诗作豪迈,有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对边塞风光的描写刻画尤为生动,意境壮阔,格调苍凉。他的诗歌想象丰富,善用比兴,语言形象生动,鲜明活泼,在唐代诗坛享有盛誉。
王昌龄以这首诗来抒发对边塞将士们的崇敬和对边关生活的感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朝的月亮汉朝的关塞,形容边塞的历史悠久。
万里长征人未还:战士们远征万里,至今没有回来。
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李广被封为龙鬐都尉,以善于骑射著称。
不教胡马度阴山:不会让匈奴骑兵越过阴山。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言,押韵。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气势磅礴,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诗歌第一句写出了秦汉以来边塞的悠久历史,为后面两句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将士的悲惨境遇,他们远征万里,至今没有回来。
第三句写出了边塞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斗志昂扬,誓死保卫边疆。
第四句写出了边塞将士们的必胜信念,他们相信,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名将统领,就一定能够击败匈奴,收复失地。
这首诗歌赞扬了边塞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