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望诗的意思与含义?

首页

春望诗的意思与含义?

春望诗的背景: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盛唐时期,然而他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政治斗争激烈的“安史之乱”,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史之乱后,杜甫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公元758年,迫于生计,他携家眷到秦州(今甘肃天水)。759年,因避战乱,又迁往同谷(今甘肃成县)。760年,杜甫兄弟兵分两路,东出秦岭,取道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奔赴奉先(今陕西蒲城县)。在蓝田时,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春望》。

春望诗的意思与含义:

《春望》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的野望中,所看到的萧瑟景象和兴起的哀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人首先从眼前景物写起,描绘出一派春天萧瑟的景象。国都长安被攻破了,只剩下了山河还在;那城廓被战火焚烧后长满了杂草,深草把荒凉的城池遮蔽了。一个“破”字,一个“深”字,既有战乱造成的陈迹,更有诗人无限的沉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今,望着这残破的景象,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情。随处可见的明媚春光,不但不能使自己感到快乐,反而更使自己伤痛。路旁盛开的繁花,反而勾引起离乱中思念亲人的深情,触景伤情,不由得泪珠如雨下。树上飞过的鸟儿,也好像在受到惊吓,如惊弓之鸟般仓皇地逃匿。在诗人的眼里,鸟落花开都会牵动他那颗敏感的心,以花和鸟作为陪衬,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极端痛苦。花开也哭,鸟鸣也伤,其情其景交融在一起,悲切之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已经持续了三个月,烽火狼烟不断,战事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里,家书显得尤为珍贵,每一封家书都可能是万金难买。诗人在这里,以叙述事实为背景,恰如其分地抒发了诗人对战乱的憎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最后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愤慨。战乱使诗人的鬓发添白、脱落,已经稀疏到不能插簪子了,这也说明他已经老了。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悲从中来,对战争的愤慨更加强烈。

《春望》这首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诗中所描述的景物,既是实景,又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饱含诗人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