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是乐府诗的一种,属于相和歌辞,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时期。从军诗题指的是以从军为主题的诗歌,大多表现戍边将士的边塞生活、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汉武帝时期,匈奴屡次侵犯边境,汉武帝决定派兵征讨。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出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军队凯旋后,汉武帝在长安举行盛大的庆功宴,并下令作乐府诗《从军行》以纪念这次胜利。
到了南北朝时期,从军行诗题更加兴盛。当时,南朝与北朝对峙,边境战事频繁。许多诗人亲身经历过战争,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从军行诗篇,这些诗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和战争场面。
从军行诗题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朴实无华。从军行的语言多采用口语,不加雕琢,质朴自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2. 结构散文化。从军的结构比较自由,多采用散文化的手法,不拘泥于格律,使诗歌更加接近于口语。
3. 感情真挚淳朴。从军行的感情真挚淳朴,不矫揉造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从军行的名篇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
《从军行》 (汉乐府)
《敕勒歌》 (北朝民歌)
《黄河远上白云间》 (唐·王之涣)
《凉州词》 (唐·王翰)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