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庐山时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全诗共五言四句,用语洗炼,意境深远。
杜甫 登庐山匡庐奇秀甲天下,
匡庐奇秀甲天下, 金精玉骨生光华。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览众山小,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联写庐山的奇秀甲天下,用“金精玉骨生光华”形容庐山的山石之美,展现出庐山的壮丽雄伟之姿。
颔联写诗人登临庐山时所看到的云霞和花卉,用“云想衣裳花想容”形容云霞和花卉的美,展现出庐山的春光明媚之态。
颈联写诗人登临庐山后,仿佛置身于仙境,用“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形容庐山的仙境之美,展现出庐山的缥缈虚幻之态。
尾联写诗人登临庐山后,看到的壮丽景色,用“一览众山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容庐山的雄伟壮丽之美,展现出庐山的奇险峻秀之态。
这首诗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充分展现了杜甫的诗歌艺术才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