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来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尽》。这首诗是描绘春末夏初时节,寺庙中的桃花盛开的情景。
诗人白居易一生酷爱桃花,曾多次写诗赞美桃花。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诗的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时节,山寺中的桃花盛开的情景。“人间四月芳菲尽”:四月,正是万物生长、百花争艳的时节。然而,此时人间已是芳菲尽,春色已逝。只有山寺中的桃花还盛开着。“山寺桃花始盛开”:山寺,指位于山林间的寺庙。寺庙一般远离尘嚣,环境清幽。寺中的桃花,也因此而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遗憾和对山寺桃花的喜爱之情。“长恨春归无觅处”:诗人对春光逝去感到十分遗憾,但又无可奈何。春光已逝,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因此,诗人只能“长恨”。“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惊喜地发现,山寺中的桃花还盛开着。他感到十分高兴,并猜测春光是不是转入到了山寺中。
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桃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遗憾和对山寺桃花的喜爱之情。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