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为枫桥景色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其清新的意境,朴素的语言,优美动听的韵律,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佳作。全诗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是张继在元和十年(815年)秋天,由苏南水乡泛舟进入太湖的途中,经过苏州枫桥时创作的。当时,他正处于仕途失意的境地,漂泊江上,心情十分苦闷。在枫桥夜泊时,他听到寺庙的钟声,想起自己的身世和前途,不禁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这首诗的用意是借景抒情,以枫桥夜景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愁绪和羁旅之情。全诗以“月落乌啼霜满天”起兴,营造出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然后用“江枫渔火对愁眠”写诗人的处境和心情,一个“愁”字,把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结,写夜半钟声打破了宁静,使诗人从沉思中惊醒,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歌的语言浅显易懂,但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枫桥夜泊时诗人的内心感受,而这首诗的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眼前所见。从前两句,我们看到了一个愁苦的诗人,他正处在异乡漂泊的生活中,而且对前途感到茫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只能借着月色和灯光,独自一人入眠。
这首诗的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从沉睡中惊醒后,所看到的情景。“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一句写出了深夜里传来的钟声,这钟声一直传到了诗人所乘坐的客船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自然而然地会想起自己的家乡,想起自己的亲人,想起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