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翃
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春分后第一百五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重耳逃亡时,介子推割下大腿肉给重耳充饥,事后重耳复国,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便隐居山林,重耳想召见介子推,介子推坚决不肯出山,重耳便放火烧山,想逼迫介子推出来,结果火势太大,介子推被活活烧死。重耳知道了,非常后悔,便下令在介子推死的这一天禁火,寒食节因此而来。
天气开始转暖,春风微醺,吹向人们的衣襟和发丝。
妇女们带着篮子,小孩子们打着花伞,争相踏青郊游。
千家万户炊烟袅袅,众人欢声笑语,一片祥和安宁。
这正是寒食节的欢乐景象,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人们踏青郊游的欢乐景象,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的前两句写春风吹拂,撩动人们的衣襟和发丝,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感觉。诗的后两句写妇女们带着篮子,小孩子们打着花伞,争相踏青郊游。诗人用“争”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踏青郊游的热烈气氛。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充分表现了寒食节期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