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杂事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公元820年至822年间在苏州任刺史时所作。当时,白居易正值罢官闲居期间,他来到苏州后,深居简出,很少与外界接触,但他却对苏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十分喜爱,并经常泛舟湖上,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湖上杂事诗就是其中之一。
湖上杂事诗共六首,每首四句,诗中描绘了苏湖风光的美好,抒发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第一首:
湖上行舟日复日,
湖光烟雨两茫茫。
春来绿水漾新柳,
秋到红叶映衰荷。
诗人乘舟行于湖上,日复一日,湖水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春来,绿水悠悠,新柳依依;秋至,红叶纷飞,衰荷摇曳。
第二首:
日落孤帆返港口,
风吹渔火隔林明。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情。
太阳西下,孤帆归港,风吹芦苇,渔火隔林闪烁。稻花飘香,预示着丰收在望,蛙声一片,诉说着对秋天的欢喜。
第三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湖水波光粼粼,山色空蒙迷离。诗人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一样美丽动人。
第四首: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雨季,家家户户都是雨声,青草池塘到处是蛙声。有朋友约好来访,却迟迟未来,诗人在灯下敲打着棋子,等待着朋友的到来。
第五首:
日午梦回午饭罢,
临窗把卷且哦诗。
小院幽花过雨色,
园林僻树晚晴时。
午后睡醒,午饭后,诗人坐在临窗的书案前,朗诵着诗文。小院里,幽花在雨后的衬托下,越发娇艳;园林中,僻静的树木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出彩。
第六首: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苏州是东南形胜之地,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繁华美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