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诗是大诗人崔颢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武汉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离别之情。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两句,写诗人登临黄鹤楼,面对长江,遥想古人乘黄鹤而去的传说,不禁感慨万千。古人乘黄鹤而去,传说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黄鹤楼因此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第二部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悠悠千载依旧,诗人将自己的离愁别绪融入到对黄鹤楼的描写中,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
第三部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写诗人远眺江天景色,展现了黄鹤楼周围的美景。晴川之上,汉阳树木葱葱;芳草萋萋,鹦鹉洲绿意盎然。这些景物与诗人离别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之感。
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日暮时分,诗人登上黄鹤楼,遥望远方的家乡。然而,故乡已经远在天边,诗人只能徒增愁绪。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